联系我们

深圳市裕彩包装制品有限公司

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银田西发雍启科技园二栋一楼

客服热线:0755-82592403

工作手机:13006636855(李经理)

邮箱:435234087@qq.com

新闻资讯

全国十大美院“掌门人”首次聚集中国高等美院校长论坛

发布时间:2010/3/26    
 3月21日,四川美院迎来一场中国美术界盛会—中国高等美院校长论坛。 

    上午9时整,十大美术学院掌门人整齐亮相。潘公凯、许江、王胜利、黎明、罗中立……“把脉”中国美术、美术教育的热点问题,掌门人们妙语连珠,精彩不断。 

    现象:美院学生只知毕加索,不知徐悲鸿 
    观点:这样的学生不合格!
 

    王胜利在论坛上道出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———部分美院学生知道毕加索,却不识徐悲鸿、李可染? 

    “高等美术教育必须解决这个问题。”王胜利认为,一个美术院校学生对本民族的大师都不了解,“简直不合格!” 

    2010年,西安美院把中国雕塑带进课堂,“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史,培养其文化积淀。” 

    王胜利的观点得到了韦尔申的支持。“不能只教学生技能”,韦尔申说,“要让他们有中国文化积淀。” 

    韦尔申建议,美院应当建立一种精英教育方法,即大学一至三年级注重基础技能和文化修养的教育,“最后一年则侧重培养专业技能。” 

    观点:川美作品在全国独树一帜 

    论坛上,川美独特的创作风格为艺术家所关注。 

    “川美有很好的创作特点”,许江说,“这里曾诞生了罗中立的《父亲》这样杰出的作品,造就了川美所独有的‘伤痕美术’风格。” 

    近几年,从川美走出的张晓刚等年轻一代艺术家,又成为当代艺术新生力军,并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了影响力。许江认为,这代人的作品中,既有川美传统版画的积淀,又形成了新都市、新城乡经验的全新风貌。 

    “两代人的作品在全国美术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特点”,许江说,“作品体现了真切朴实的人文关怀,具备生鲜麻辣的表现特色。” 

    “川美新校区与川美艺术个性一脉相传。”许江话音刚落,黎明接上了话。他说,这是与《父亲》相连的家园。 
现象:美国博物馆、画廊开始收藏中国水墨画 
    观点:欣赏水墨画如同喝茶,要慢慢品味 

    作为国画大师,潘公凯直言:“中国的水墨画与西方架上艺术(指油画)不同,不是单一视角,而是多视角叠加。也就是说,水墨画不是1+1=2。” 

    潘院长说,美国的博物馆、画廊已开始收藏中国水墨画。但是,由于文化背景不同,西方人对水墨画的理解还很不够。 

    此时,何洁接过话说:“西方架上艺术讲究的是把看到的东西描摹出来,注重技术层面。相反,中国水墨画则是把看到的东西嚼透后再进行创作,更注重意境和内涵”。他打比方说:“欣赏水墨画如同喝茶,要慢慢品味。” 
 现象:中国当代艺术总是跟着西方脚步走? 
    观点:西方是当代艺术鼻祖,有相似之处正常 

    中国当代艺术究竟应该有怎样的风格?为什么总给人跟着西方脚步走的感觉…… 

    何洁说,西方是当代艺术鼻祖,“我国现行美术高校教育,无论是学科设置、还是学院分布都是学习西方,有相似之处很正常。” 

    但是,这并不等于要跟在西方当代艺术之后亦步亦趋。“我们需要有本土的当代艺术,”他解释,“要结合中国本土文化,创作与时代要求相符的美术作品。” 

    对此,邱瑞敏说:“我们的本土艺术作品中其实就有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。”例如,李可染的山水画,黄胄的人物画…… 

    现象:城市风貌千篇一律 
    观点:借鉴国外经验,把艺术家对美的感觉带入城市 

    钢筋水泥、高楼大厦,这就是中国大多数城市的面貌。 

    罗中立表示,城市规划不能只注重功能性,只修楼房,不留绿地,把人与自然、与山水之间的距离拉得很大,而应多考虑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,要规划建设历史和时间能够留得下来的东西。 

    对此,许江也表示,现在的小孩常常蜷缩在高楼大厦的某一个小房间里,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寻找快乐,他们忘记了脚下的土地。但不能怪这些孩子们,谁为他们提供了打开心扉的地方? 

    许江认为,城市建设应注意关照建筑与山水之间的尺度,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。 

    在具体实施方面,王胜利认为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,让美术院校的人参与城市规划,“把艺术家对美的感觉带入城市中”。他介绍说,在法国,涉及到某个城市的规划,如果当地美院的院长不签字,规划是通不过的。
 现象:小孩三四岁就被送到绘画班学习 
     观点:初一接受专业培训最合适,否则可能扼杀天才 

    “让孩子们自由画画!”昨日下午,徐勇民和邱瑞敏大声呼吁,挖掘和培养孩子的美术天赋与技艺,首先要给他们一个自由的创作天空。 

    近年来,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兴起,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在艺术道路上有所建树。于是,小孩三四岁就被送到各种绘画班学习。 

    对此,徐勇民认为:“这不科学,孩子更需要童年天然的想像空间。”他说,相比之下,更应该给孩子一张纸和一支笔,让他在无拘无束的环境里自由画画。目前社会上有许多绘画班都以成年人的标准在要求孩子,画得像不像,或者能否得奖成了唯一的评判标准。 

    邱瑞敏表示,三四岁小孩的思维模式处于“想像期”,五六岁孩子处于“涂鸦期”,十一二岁才到“现实表现期”。因此,孩子在初一阶段接受专业绘画培训最合适,而在此之前,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就行了,“否则反而可能扼杀了天才”。 

      中国十大美术学院掌门人 
      中央美院院长 潘公凯 
      中国美院院长 许江 
      鲁迅美院院长 韦尔申 
      西安美院院长 王胜利 
      广州美院院长 黎明 
      天津美院院长 姜陆 
      湖北美院院长 徐勇民 
      清华美院副院长 何洁 
      上大美院院长 邱瑞敏 
      四川美术学院院长 罗中立 

    院长看川美 

    潘公凯:川美吸取国际化艺术观念,并保持了中华文化特有文脉,将东西方艺术合理结合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。 

    许江:四川美术学院创作特点鲜明,推出了《父亲》等代表中国现实主义的力作,使川美画派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生力军。 

    黎明:川美新校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,走进校园仿佛到了一座天然而成的城市后花园,让人感觉耳目一新。 

    王胜利:川美是大西南的美术中心,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。20年来,培养出诸多闻名全国的年轻艺术家,在美术界享有盛誉。 

    姜陆:今天看到川美新景象,我感到很振奋。因为,这不仅是校园建设方式的突破和创新,其背后更有人才培养理念的新尝试。